在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一些表现优异的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导致基金大幅增长,从而产生了反制限制。
近期,中信宝成多策略、金鑫优质成长等几只备受关注的基金宣布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此前,金源蜀南质精选、国金量化精选、招银量化精选等优秀基金已逐步停止接受新投资者。
优质基金大规模受限的原因
一些业内人士将新投资者的大规模限制和拒绝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当前市场对小盘股的青睐,导致小盘股、量化基金的认购需求激增,导致策略能力受到制约。其次,随着第四季度的开始,这些高绩效基金现在正在实施限制,可能是为了确保年终收益并可能提高其排名。
高性能基金规模增加八倍
11月3日,金鑫质成长宣布暂时停止每日申购服务,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资金稳定。该基金于今年4月12日成立,自成立以来已实现17.14%的回报率。
11月2日,中信宝成基金宣布对旗下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进行限制,限制购买金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以及大规模转换和定期投资。此前,该基金的C类股票于5月份实施了限制,投资额限制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从最新持仓来看,中信宝成多策略主攻小盘股风格,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5.14%,规模较年初的8.9亿元增长近8倍截至第三季度末,营业额达到79.6亿元人民币。
并行策略和容量限制
与金鑫的“质量增长”和中信宝成的“多元策略”类似的策略,由于其管理者本质上采用了基于小盘股的“人力量化”方法,因此引发了评估。经理人苗伟斌和姜峰利用主观判断代替人工智能或量化程序,得出了可比的投资策略。
然而,这种风格对策略能力和基金规模构成了重大限制。2022年,金鑫精选多次调整申购限额,最终于2022年8月15日停止申购。由此,中鑫宝成多策略和金鑫精选成为金鑫精选的“另类基金”,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顶级基金的快速增长和制约因素
全国黄金量化精选和全国黄金多因素于8月23日起实施限制,限制单日申购和累计申购金额为1万元。截至11月3日,两只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分别为11.15%和11.45%,管理规模由年初的339.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年底的2995.8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增长约8倍。
在限制中,基金经理马芳强调,基金量化管理规模接近内部设定门槛,促使策略表现保持稳定观察,这是限制的主要原因。
苏秉义旗下的大成景恒混合基金也于9月4日宣布限制,限制单日累计申购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截至11月3日,该基金年初至今回报率为17.32%,规模由年初的20.7亿元增至三季度末的313.6亿元。
利润保全策略和年终约束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策略驱动对小盘、量化基金的限制外,年末“保利”也成为基金受限制的重要原因。
当前以小盘股为主的基金的激增已获得大量认购。然而,专注于较小市场目标的投资策略面临着策略能力的挑战。管理者可以轻松管理高达约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超过这个数字可能会因贸易成本增加而导致额外回报减少。
同时,年终保利仍是各基金公司的行业标准做法。在2023年的最后阶段,基金规模的波动可能会改变基金投资组合的头寸和结构,最终影响业绩排名。
对优秀基金实施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确保年终收益,可能会影响主导产品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影响排名。
一些专家认为,除了为了保持表现最好的基金的排名之外,对小型基金公司产品的限制还旨在打造明星产品。这些产品利用产品性能的品牌效应,旨在提升公司的市场认知度和影响力,更注重业绩示范而不是立即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