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新闻:TikTok 测试按次付费视频内容
据报道,最近的一项进展是,TikTok 已启动付费视频内容服务的试验。该服务要求用户付费解锁平台上选定视频的完全访问权限。目前,该功能正处于有限测试阶段,仅向粉丝数量超过 10 万、账户信誉良好、无违规行为以及原创内容水平较高的个人开放。
市场影响:随着概念的兴起,股票飙升
该消息引发各类概念股股价飙升。然而,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一些媒体相关股票的表现好坏参半。例如,连续三天上涨的嘉云科技(300242.SZ)公布,其一季度与TikTok业务相关的数据出现下滑。然而,随着海外短视频内容的持续流行,多家公司正受到相关机构的严密调查。
按次付费的演变:从短剧到多元化内容
早在2021年,TikTok就尝试了“短剧付费模式”,类似于电视剧的付费结构。用户按每集付费,低至1元起,并可选择一次性解锁整个剧集。随后,TikTok还测试了“打赏”功能,允许用户给视频创作者打赏。这成为 TikTok 内容创作者通过内容获利的途径。
与以往仅限于短剧的付费模式不同,目前的试播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知识分享、娱乐等多种内容类别。只要内容符合平台的准则,无论是短视频还是中长度视频,都可以设置为按次付费。
此外,TikTok内部人士提到,视频内容是否付费取决于作者的决定。TikTok无法干预,具体费用由作者根据既定规则确定。
市场反应:TikTok 的按次付费业务推动股市上涨
继TikTok进军视频付费内容的消息传出后,嘉云科技、盛光集团(002400.SZ)、广博股份(002103.SZ)、引力传媒(603598.SH)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跟进。 ),经历了连续两天的飙升。
截至最新更新,圣光集团、银赛集团(300781.SZ)、开春股份(301001.SZ)、天龙集团(300063.SZ)、微笑传媒(002712.SZ)等10余家A股上市公司九旗软件(002279.SZ)、梧桐控股(300292.SZ)、哲文互联(600986.SH)、天下秀(600556.SH)、青木股份(301110.SZ)、中富通(300560.SZ)均已作出回应在互动平台上了解 TikTok 的按次付费内容对其业务或与 TikTok 合作的影响。
财务业绩:多家公司第三季度利润下降
尽管这些公司与字节跳动都有业务合作,但这 14 家公司第三季度的财务业绩并不乐观。8家公司净利润下降,其中嘉云科技、微笑传媒下降幅度超过100%。此外,久奇软件和开春股份前三季度均出现亏损。
营收方面,有五家公司出现下滑,其中嘉云科技下滑最为严重,达66%。
私募股权热情:尽管金融衰退,但仍保持乐观
在传媒板块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多家数十亿私募机构从三季度开始积极布局,11月份加大了对相关概念股的研究力度。例如,银赛科技11月份就收到了3起机构问询。与此同时,多位私募股权专业人士对该行业表示乐观。
黑桥资本首席投资官陈兴文认为,短剧概念和TikTok的付费视频给媒体行业带来积极影响。它鼓励创作者创新,增加创意内容的多样性,并为创作者通过付费订阅和广告合作创造额外收入开辟新的商机。
陈兴文分析认为,从基本面看,短剧、小游戏等渠道的内容仍处于发展红利期。内容审查等政策的放松,加上政府对数字经济的鼓励,促进了媒体行业内游戏、电影、广告和出版等领域的发展。来年的市场前景乐观。
拍拍智财富研究员卜一力认为,短剧和TikTok的付费视频前景广阔。随着5G网络的广泛普及,观众更加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有望推动国内TikTok付费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
卜一力认为,传媒板块下半年的调整已经足够,估值也处于合理低位,加上近期互动游戏、短剧的火爆等利好消息刺激了板块。而且,AI大模型的意外发展,不仅为文化传媒领域降本增效,还激活了拥有数据资源的文化传媒企业的潜在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引入付费内容并不是一个新现象。2019年,微博推出了付费图片功能,类似于TikTok目前的付费视频观看功能。当博主将图片设置为付费时,系统会提示用户订阅其专属会员资格以查看图片并访问所有付费内容。同样,微信于2017年推出了公众号付费阅读。
尽管短暂流行,但这两项功能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业内人士向TiMedia APP表示,付费内容本质上是会员经济的产物。虽然它盘活了私域流量,提升了增长放缓的企业业绩,但用户是否愿意付费取决于内容的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字节跳动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放缓,营收同比增长25%,达到690亿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增长率为150%,2020年增长率为105%,2021年增长率为68%,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同时,根据字节跳动的股票回购价格预估,该公司估值约为2230亿美元,较前两年的4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估值连续下降。